開欄語
蒼山為屏,洱海為鑒。在大理,有這樣一群人,為守護今日的煙火尋常,他們把滾燙的青春、未竟的心愿,永遠定格在保家衛(wèi)國的征程里。歲月或許模糊了他們的名字,卻從未沖淡他們的故事。晨光熹微時,燈火闌珊處,他們的身影,藏在父母的白發(fā)里,藏在愛人的牽掛中,也藏在孩子未曾謀面卻無比崇敬的夢里。
歲月無聲,卻鐫刻下永恒的豐碑;山海有情,總銘記著不滅的星火。大理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lián)合大理市融媒體中心,推出《蒼洱星火·英魂家語》專欄,走近烈士家屬,聆聽那些關于愛與守護、離別與思念的故事,還原崢嶸歲月里真實、立體、有血有肉的“他們”。今日推出第六期:蒼洱英烈王磊 | 青春之花綻放在雪域高原。
“已經十三年了,他不在了?!碧崞鹱屪约簾o比驕傲,又無比思念的兒子時,王磊的父親的聲音無法抑制地顫抖,母親在一旁抹著眼淚。
一腔熱血守邊疆
1985年,王磊出生在大理市大理鎮(zhèn)下兌村,年少時的他性格外向、懂事,家里開了個小店,父親外出干活時,他和哥哥主動幫媽媽看店、賣東西。他在學校成績十分優(yōu)異,“他高考考了高分,被軍校錄取,在學校一直都是比較優(yōu)秀的。”這個小兒子一直是父母心中的驕傲。
王磊的父親是參加過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的老兵,也是一名老黨員,受父親的言傳身教,高考后,王磊在填志愿時選擇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他的軍旅生涯也從此起步。
在軍校,王磊成績優(yōu)秀,綜合素質過硬,多次受到學校表揚,并榮立三等功一次。他的父親和哥哥展示了他獲三等功的綬帶、獎狀和獎章,“他也沒有告訴我們是因為什么立功?!蹦赣H滿是哽咽,以前以為時間很長,這些故事可以慢慢分享,現(xiàn)在卻再也無法親耳聽兒子跟她講述從軍的經歷和獲得的榮譽。
4
四年軍校的洗禮,使王磊懂得了軍人的真正價值和含義。2009年大學畢業(yè)后,他多次申請到艱苦的地方工作,到了祖國的邊疆西藏,任邊防某部二連二排副連職排長。在雪域高原上,年輕的他為祖國邊防貢獻力量。
愿得此身長報國
藏區(qū)的風霜磨礪,讓王磊對邊防士兵的身份有了深刻的理解。他始終牢記軍人職責,以百姓利益為先,軍事訓練、武裝巡邏、理論學習、值班執(zhí)勤等各項工作學習中,他事事敢爭先、樣樣作表率,群眾有困難他也沖在最前,為百姓排憂解難。
2010年4月,王磊所在部隊駐地連日降雨、降雪,引發(fā)了特大雨雪災害,導致大面積山體滑坡、泥石流、塌方、雪崩,給部隊和駐地群眾造成了嚴重損失。他所在部隊二連守橋班營房后山山體四處塌方滾石,嚴重威脅著守橋官兵的安全。
4月24日上午,王磊和班長宋衛(wèi)等5名戰(zhàn)友接上級指令,前往守橋班實施接應。一路上暴雨傾盆,坍塌、泥漿、倒樹、落石、沖溝隨處可見,他與戰(zhàn)友們艱難跋涉,終于在上午10時25分遇到了護送裝備回撤的守橋班,但兩隊人員之間隔著深達20多米、寬約12米的沖溝。王磊與守橋班人員溝通后,用攀登繩成功接過守橋班8名人員。中午12時51分,他們安全到達連隊,裝備無一損壞丟失。
惡劣天氣還導致友鄰單位與上級基指失去了通信聯(lián)系,上級要求二連迅速派人員前往友鄰單位傳達上級指示并護送通信設備。剛回連隊的王磊與宋衛(wèi)聞訊后,主動請纓。他們冒著瓢潑大雨和生命危險再次出發(fā),艱難強行軍近30公里,用時近5小時,終于在下午6時27分把上級指示和通信設備帶到友鄰單位。
4月25日3時30分,友鄰單位營區(qū)后山有發(fā)生泥石流征兆,發(fā)出緊急撤離信號后,還來不及好好休息的王磊和宋衛(wèi)便再次投入搶救通信器材的行動。意外在此刻發(fā)生了,奔涌的泥石流傾瀉而下,頃刻沖毀了招待房、電臺室,也吞噬了王磊年輕的生命。
5月13日,西藏軍區(qū)政治部批準王磊為烈士。
青春之花綻放在雪域高原
噩耗傳來,王磊的母親悲痛至極,日日以淚洗面。王磊的父親和哥哥在相關單位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來到王磊駐守的營地,將他的遺骸接回了家鄉(xiāng),安葬在大理烈士陵園。
一家人常常去烈士陵園祭奠。13年過去,皺紋爬上了父母的臉,哥哥也已成家立業(yè),王磊卻永遠留在了25歲,他的離去成為一家人抹不去的傷痕。翻開王磊曾經的舊照,照片上的他總是一身軍裝,英姿勃勃。
“他離開,我們很痛心,但是為他感到驕傲?!蓖趵诟赣H拿出了王磊生前穿過的軍裝,撫平領口,整理衣角,扣上扣子……而為王磊整理無數次衣服的母親,再也沒有拿起孩子舊衣的勇氣,又不舍地看著那身軍裝。
“在邊境一線,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qū),我們的一言一行關乎軍隊的形象、黨的形象、國家的形象?!边@是王磊在日記扉頁寫下的話,他用自己的熱血、生命,堅守了這句話,讓最美的青春之花永遠盛開在了雪域高原上。
記者:韓玉婷 趙志偉
編輯:陳琳玲
值周:張輝 胡亞玲
主編:李勝
生態(tài)環(huán)保普法宣傳小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
第三章 保護和改善環(huán)境
第三十四條 國務院和沿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海洋環(huán)境的保護。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傾倒廢棄物,進行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建設,應當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和有關標準,防止和減少對海洋環(huán)境的污染損害。
第三十五條 城鄉(xiāng)建設應當結合當地自然環(huán)境的特點,保護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觀,加強城市園林、綠地和風景名勝區(qū)的建設與管理。
第三十六條 國家鼓勵和引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使用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的產品和再生產品,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國家機關和使用財政資金的其他組織應當優(yōu)先采購和使用節(jié)能、節(jié)水、節(jié)材等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的產品、設備和設施。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